武進橫山橋鎮陳氏族人元旦前夕喜氣洋洋地領到了新修的家譜。國瑞賓館發譜窗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兩位族中老者,開心地叫著,“別擠,別擠,大家都有份。”據了解,冬至前后常武地區已有20多部新修家譜頒譜,這標志著新一波家譜修纂熱潮又起。每年清明和冬至前后是頒發家譜的傳統日子。近年來,常武地區修譜工作在常州市民…
日前,唐代著名詩人、“詩仙”李白家譜在南城縣上唐鎮被發現,該家譜的發現有望解開李白的家世之謎。在這本家譜上,“元嬰”兩字分外引人注目。據家譜持有者、南城縣上唐鎮村民李強漢介紹,此“元嬰”正是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李元嬰。《舊唐書》記載有:“李元嬰,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受…
孝義?同馬里六甲尉屯《高氏宗譜》編委會:欣悉尉屯《高氏宗譜》三月四日隆重舉行續修玉成頒譜慶典,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全體同仁向大會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并向高氏宗親、修譜同仁致以最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祝愿全體高氏宗親興旺發達,萬事如意!中國的家譜研究界,在北方有山西社科院的李吉先生,南方有上海圖書館的王鶴…
公元1350年至1370年間,先祖徐夫二個兒子:長子徐恒,次子徐煥,由江陰梧塍(今江陰祝塘鎮大宅里,遷居八士斗山西河頭,經過數百年的生息繁衍,氏族興旺發達,由西河頭分居在大家橋,謝村、楊宅里、上山、寨門、新塘里、下場、后北莊、山莊上、芙蓉山的老徐巷,小徐巷,楊元里等),1946年續修宗譜至今,已有64年了,要續修宗譜…
2011年6月3日,陸氏后裔在常州武進洛陽、雪堰橋地區的岑村陸家頭下莊支、雅浦村下浦支和藉塘渨湖下院村支等地宗親50余人,在修復工程尚未全面完成的情況下來錫察看陸宣公祠。外地陸氏宗親要求來訪察看陸宣公祠引起惠山祠堂研究會領導的高度重視,這是對惠山祠堂修復工作的支持和推進,經多方面協調準備,決定由惠山祠堂文化研…
濱湖區太湖街道低田灣的戴氏宗親,5月27日在紅星飯店4樓的大會議室隆重舉行《戴氏宗譜 低田灣支》頒譜慶典,以自已特有的方式慶賀自己的節日。領譜慶典由東社區黨總支書記、編委成員家鳴主持。宗親聯誼會辦公室主任、本屆續譜主編家興作續譜工作的匯報。戴姓起源于周朝宋國第十一代國君宋戴公。他是商紂王之兄微子啟的第八代…
尋根問祖可能是人之本性。“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是人類永恒的追問,它的探索肯定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之一。牛年春節期間,隨父親進行了一次尋根活動,結果證明我是移民。清朝道光初年我的祖輩就從湖北來到了四川,這不但為“湖廣填四川”的民間傳說提供了又一個實證,而且引發了我對移民文化的再思考,甚至想到當今中國億萬農…
一本本世代相傳的家譜,以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著中華民族每一個世代相傳的姓氏繁衍生息。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共有608個姓氏的家譜流傳至今。據上海圖書館研究員王鶴鳴在《中國家譜通論》中介紹,古往今來,由于大量家譜的亡軼,中國家譜的姓氏已難以統計。目前已知的存世中國家譜里共有608個姓氏,其中單姓552個、復姓56…
記者獲悉,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寬裕鄉高姓家族拍了一張“史上最牛”的全家福(見右圖),全家五代共150多人全部到齊來了一張集體大合照。600多年前遷入四川以來,當地高家人第一次集中拍了一張全家福,大家喜悅的心情無法抑制。150多人“全家福” 五代人同照據了解,1月28日大年初三的當天,參加拍照的高姓家族有150多人,是由…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共同促進社會發展、創造繁榮文化的歷史。少數民族家譜是中國家譜園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本本少數民族家譜見證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據《中國家譜通論》作者、上海圖書館研究員王鶴鳴介紹,在我國現存的各少數民族家譜中,以滿族的數量最多。滿族作為我國最后…
Copyright © 清硯譜社 備案號:蘇ICP備15057863號-2
技術支持:認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