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海峽兩岸合作編修的統宗世譜

人氣:208

  中華鄒氏是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影響巨大的一個姓氏,在中華姓氏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海峽兩岸合作編修的《中華鄒氏族譜》第一卷,由湖北省崇文書局出版發行了,這是鄒氏家族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從《中華鄒氏族譜》第一卷的編修過程來看,它是海峽兩岸鄒氏宗親密切合作、共同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從《中華鄒氏族譜》第一卷的構成來看,譜牒世系與家族文化并重,整個譜系,斑斑可考,代代可數,昭穆字輩,一目了然,具有極高的可信度和通俗易懂的可讀性;從家族文化來看,具體記載了歷代光照千秋、業績顯赫許多鄒氏名人,生動地展現了鄒氏家族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重大貢獻。從第一卷的記述情況來看,搜羅宏富,審核精細;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綱目清晰,言簡意賅。從謀篇布局來看,徹底擺脫了舊的修譜框架的束縛,許多欄目的設置特別富于開拓創新精神,為探索新的修譜體例,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新修的《中華鄒氏族譜》,是一部橫蓋全國、縱貫古今的大型統宗世譜。對于舉辦這樣一部大型統宗世譜的新聞發布會,我表示最衷心的祝賀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橫蓋全國,勾通兩岸,是《中華鄒氏族譜》的首要特點 從橫的方面來看,《中華鄒氏族譜》涵蓋了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可以說是一部完全意義上的《中華鄒氏族譜》,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偉大創舉。而這樣一部《中華鄒氏族譜》,乃是由海峽兩岸共同編修的。《中華鄒氏族譜》的編修過程,就是全國鄒氏族人建立聯系、拉近距離、接續家譜、增進血濃于水的血緣情和宗族情的過程,其意義十分重大。

  《中華鄒氏族譜》的編修是從1992年湖北黃岡鄒氏18人發出致族人合修族譜倡議書開始的。在此期間,以湖北黃岡為聯絡點,同本省乃至全國鄒氏族人逐步建立了聯系、拉近了距離、增進了血濃于水的血緣情和宗族情。2000年7月和2001年 3月, 先后在福建舉辦了“紀念鄒應龍誕辰828周年大會”,在廣東揭西召開了鄒氏歷史文化研討會。通過這兩次會議,擴大了影響,得到了旅居馬來西亞宗親鄒順達先生的積極支持。遠在臺北的中華鄒氏宗親會理事長鄒忠彬先生獲悉后,直接給湖北鄒木生發傳真、打電話, 建議召開全國性的鄒氏宗親代表大會,討論修譜事宜,并再三承諾會議所需經費全部由他負擔。在鄒忠彬宗親的推動下,2001年6月, 在武昌召開了鄒氏宗親代表大會。出席這次大會的有大陸十五個省、市、自治區的代表,有臺灣省的代表,還有韓國的代表,共九十八位。在這次代表大會上,成立了由海峽兩岸共同組成的《中華鄒氏族譜》編纂委員會,臺灣代表鄒忠彬宗親開始被推舉為名譽主任,其后又接任主任。接著又成立了鄒氏族譜編輯部,創辦了《鄒譜編纂簡訊》,每季一期,分發給海內外兩千多位宗親代表;開通了面向全世界的“鄒譜網站”。這樣一來,許多信息、許多活動、許多磋商、許多交流,通過《鄒譜編纂簡訊》和“鄒譜網站”就能迅速傳遞給族人,從而有力地推動并極大地加快了海內外鄒氏族人建立聯系、拉近距離、接續家譜、增進血緣情和宗族情的過程。截至2004年12月,來自臺灣和大陸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鄒氏宗親來信多達一千余封, 電話和電子郵件更是數不勝數,主動寄來匯款多達40余萬元人民幣,先后有一千二百多個鄒氏宗支,要求參加合修《中華鄒氏族譜》的工作。這樣,一部氣度不凡、工程浩大的編修《中華鄒氏統宗世譜》的文化工程,在編輯部的堅強領導和海峽兩岸鄒氏族人的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下,便迅速開展了起來。經過幾年的努力,第一卷終于正式出版,第二卷和第三卷也在加緊修改和定稿中,不久亦將問世。

  縱貫古今,一脈相承而尊祖收族,認祖歸宗,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從縱的方面來看,《中華鄒氏族譜》從先秦時代鄒姓開宗立姓記起,記載了歷代鄒氏家族的播遷與流衍。早在漢代,范陽鄒氏就已是揚名天下的當地望族。西晉時,新野(今屬河南)人鄒湛,以才學知名,官至國子祭酒、少府,其子孫徙居湖南衡州(今湖南衡陽)。東晉十六國時,鄒氏家族大舉南遷。唐末五代,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鄒盤、鄒勇夫,隨王審知入閩,落籍福建。南宋時,泰州(今屬福建)人鄒應龍,官至參知政事,其子孫散居閩、粵各地。現在臺灣鄒姓族人及僑居新加坡等國的鄒姓華僑,很多都是從福建和廣東輾轉遷徙過去的。新修的《中華鄒氏族譜》是一部統帥遍及全國乃至僑居國外所有鄒氏宗族的統宗世譜。許多“以血緣為憑”、“以可知為斷”編修的族譜,都是以始遷祖為一世祖編修的,許多宗祠祭祀的也都是他們的始遷祖。這種情況,僅僅是尊奉和祭祀開宗立姓始祖與尊奉和祭祀播遷各地之始遷祖的區別,二者并不矛盾。新修的《中華鄒氏族譜》對于這種情況,留下了很大的回旋空間。鄒氏是一個起源多元說的姓氏。但是無論是出自殷商后裔的鄒氏,還是出自顓頊后裔的鄒氏,也還是出自其它古姓后裔的鄒氏,他們都是黃帝的子孫。萬宗一祖,萬派一源。《中華鄒氏族譜》將海內外鄒氏族人聯為一家,乃是追根溯源、尋根問祖的必然結果。凡是認真閱讀《中華鄒氏族譜》鄒氏子孫,不論他們屬于那一個支派,也不論他身居何地、從事什么職業,血濃于水的血緣情和宗族情,都會油然而生。崇孝悌,辨昭穆,重教養,睦宗族,尊祖收族,認祖歸宗,就是貫穿于全書的一條主線。

  血緣情,宗族情,是合作修譜的深厚基礎,遍布全國各地以及香港、澳門和臺灣的鄒氏族人,原本互不相識,沒有交往。然而在聯系合修《中華鄒氏族譜》過程中,一旦建立聯系,續上家譜,馬上就拉近了距離,猶如似曾相識的老朋友一樣,進而就會成為無話不談的親兄弟。為何如此呢?就是因為鄒氏族人之間有一種血濃于水的血緣情和宗族情,原本互不相識的鄒氏族人建立聯系、拉近距離的過程,就是鄒氏族人增進血緣情和宗族情的過程。正是這種血緣情和宗族情,使得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鄒氏族人,都成了枝相連、氣相通、血脈相貫的一家人;成了根連祖籍,情系始祖的鄒氏大家族中的一員。這就是海峽兩岸原本互不相識,沒有交往的鄒氏族人之所以能夠走到一起,組成一個編輯部,圓滿完成《中華鄒氏族譜》編纂任務最深刻的原因所在。鄒氏家族如此,每一個中華姓氏也都是如此。中華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為國爭光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植根于每一個中華姓氏的血緣情和宗族情的深厚基礎之上的。而這種血緣情和宗族情是批不倒、割不斷的。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世代相傳、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作者:研究員(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山西社科院副院長、中國譜牒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作者:張海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一本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色777狠狠狠综合|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小说网|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久久影视色香综合网|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人人狠狠综合88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