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譜名:毗陵四德堂馮氏宗譜。
二、總體模式:繼承傳統模式、宣紙豎排線裝,世表歐陽式五欄,每欄一世,五世一升,縱則子(女)承父(母),橫則兄(姐)次弟(妹)。
三、本屆修譜按照民國丙辰七修毗陵四德堂馮氏宗譜為基礎,舊譜全文保留,不作刪略,各卷村支不變,仍按舊譜十二卷本。舊譜明顯錯處予以勘正,歧疑處予以注釋。
四、字體:采用規范簡化漢字、凡地名人名專用名詞若無適當簡體字則仍用繁體字。
五、舊譜原文是未加斷句的繁體字古文,為便于今人閱讀,增加可讀性,對古文進行了斷句注釋。
六、月日紀年,舊譜按原文不動,續譜部分采用公歷、農歷雙規制。新中國成立前未注公歷者均為農歷,建國后,未注農歷者均為公歷。世表傳略簡介一律不用干支,序文碑記可加干支。
七、舊譜世系世表仍籍原文,新譜體現男女平等,女性和男性一視同仁,單獨列名入譜介紹,婿有半子之稱,同樣上譜介紹(不單獨列名),并記述其父名及子女名,以備查考。
八、世表記述,以事實為依據。舊譜記載注重生、配、育、卒、壽、葬。新譜記述順序為某子女、生、文化程度、工作簡歷、配或適、育、卒、壽(年),姓名為避同名混淆,可注明又名、小名、乳名。
九、世系掛線: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孩子姓氏既可隨父亦可隨母,所以世系掛線男女均可掛線,只要孩子姓馮可隨馮姓父親或馮姓母親掛線。
十、婚配變動按史實記載,離婚或過世再娶書續、繼、又繼,所生子女載明某出,領養子女,一視同仁入譜。
十一、承嗣:凡養子、養女,尊重自愿,可以入譜。所帶異姓子女,尊重自愿可以入譜,署名不署姓。
十二、部分舊譜村支名現已不存在,故按現在實際標準地名使用。如舊譜的太和觀支現改為厚余朝東馮家村支,舊譜的正塘橋支現改為萬塔聶家塘支,舊譜的長汀路張只村、西倉橋張只村,現改為五星張墅村支。
十三、因國家建設需要,部分村莊已經拆遷,馮氏后裔分居各地,此次修譜仍用原地名,如壩上村支,丫河馮家村支。
十四、為便于查找世表,本屆修譜在世系圖姓名下面加注的阿拉伯數字,即為世表頁數。
十五、本宗譜所用資料不作法律證明。本凡例解釋權屬本譜續修委員會。